- 24小时服务电话
- 0537-6056666
-
微信服务号
-
微信订阅号
-
微信视频号
-
抖音号
科普园地
为什么会反弹?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,体重反弹与生理、心理、行为等多方面因素有关,目前解释这一现象有五大主流学说,我们今天就来一同了解一下。
脂肪细胞机械压力学说:减重时脂肪细胞不仅仅受激素调控,还会对物理机械压力产生反应,当脂肪细胞被压缩,或突然缩小时(如快速减重过程),它们会通过力学感应机制调整代谢行为,甚至“反抗”减重,导致体重反弹或局部脂肪顽固堆积,可以想象您的脂肪细胞像被压扁的弹簧,会“努力试图恢复原状”。
代谢适应理论:成人总能量消耗分三部分:静息能量消耗、非静息能量消耗和食物热效应,其中静息能量消耗占人体总耗能的60-70%,且通过人体瘦体重(FFM)进行估算,减重人群FFM丢失,能量消耗也会下降。研究显示,极端节食(如每日摄入<800大卡)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10-15%,即使体重恢复,代谢率仍可能低于减肥前,身体通过减少静息能量消耗来“节能”。
激素调节学说:当体重下降时,人体会启动一系列激素变化,形成强大的“生理抵抗”,影响食欲控制、能量消耗、脂肪储备,甚至导致复胖。其中关键激素包括来源胃部的胃饥饿素,减肥后水平升高,使人更易暴食;还有来源于肠道的胰高血糖素样肽-1(GLP-1),又被称为“饱腹激素”,减重后也会明显下降;来源于脂肪细胞的瘦素也会明显下降,大脑误以为“能量不足”,触发食欲。另外,减重导致胰岛素敏感性改变,皮质醇水平变化,也可能影响脂肪储存。
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:在中枢神经系统,摄食行为主要受到稳态调节系统和奖赏机制的调节,后者主要通过多巴胺系统发挥作用,人体摄食时多巴胺系统激活,让人产生愉悦感,刺激进食。有研究发现胖人的稳态调节系统存在过度抑制而奖赏机制过度激活,而减重反弹的患者存在奖赏机制的持续激活,导致体重维持困难。
肠道菌群学说:人类的肠道尤其是结肠中定植着大量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、古生菌、真菌等千余种,肠道菌群参与了肥胖的发生发展,肥胖者与正常体重者的肠道菌群组成不同,某些菌群可能影响能量吸收,而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导致减肥后更容易复胖。
总之,极端节食导致肌肉流失和基础代谢率下降,短期减重行为习惯难以维持,或减重方法单一未形成饮食运动习惯,加之减重期间激素水平变化和肠道菌群的紊乱,种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我们减重反弹。了解这些生理现实后,我们可能采取更明智的策略。
减重反弹并非宿命!通过科学调整减重速度、优化饮食结构、建立可持续习惯,我们完全可以打破这个恶性循环。当您自我调整效果不佳时,及时寻求医生、营养师等的帮助,才能更科学、更持久地维持健康体重,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体重管理中心为您提供个性化、系统化的专业服务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